欢迎访问中国文化历史网!

五云名人

时间:2024-06-05 18:44:26编辑:佚名

一、庄绰

庄绰,《鸡肋编》作者,时年为宋代江西安抚制置使司参谋官。当年庄绰去赣州,来到五云镇南田村时,天就黑了,只好住宿于南田。当晚,庄绰派随从到附近去购买日常用品。不会儿,随从空着手回来向庄绰报告说:南田人说我手上的钱是宋徽宗当皇帝时造的,宋徽宗在我们南田人眼中是无道之君,这昏君造的钱在南田是没有用的!庄绰不但“历摄襄阳尉、原州通判和“朝奉大夫州、筠州”等职,而且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博物洽闻,很有见识,南田人竟敢拒用“人民币”,可以想象,南田人的政治背景、经济背景、社会背景是何等的了得!因此,只好草草在此就宿,他能做的就是借着桐油灯写下“余尝至彼,去(本作距。——恶人谷珠楼哈哈儿注)州(赣州。宋时称虔州。——恶人谷珠楼哈哈儿注)五十里,宿于南田,吏卒吿以持钱市物不售,问市人何故?则云‘宣政、政和是上皇无道钱,此中不使’,竟不肯用。其无礼不循法度盖天性,亦山水风气致然也。”后来,庄绰将这次遭遇收录在他的《鸡肋编》中。


二、王阳明

王阳明出任南赣巡抚坐镇赣州后的1518年,曾慕名来过菩提山。因为在唐代的赣州,就有“先有菩提山,后有通天岩”一说,据赣州地方志记载:菩提山法云寺六月六的晒经节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九千九百九十九卷经书,人潮如涌,“山间小路上的小吃摊就有四十个(摊位)”。加上赣州至菩提山的距离也就35公里。这就难怪王阳明要来登菩提山了。王阳明不仅来了,还在山顶的大观亭题联“俯章贡万家忧乐,视五云合户悲欢”。


三、王懿修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 时任江西、广东、广西等省主考官的礼部尚书王懿修,从广东主考回京,途经“五眼桥”,正雨过天晴,他站在桥头仰望,五艳祥云从头 上飘过,恰一抹彩虹挂于天边,一群白鹤从古榕飞起,诗兴大发,赋诗一首:“五云桥畔看花时,独发春荣富贵姿。玉树瑶琳原有种,紫燕双飞占高枝。”“五眼桥”从此改名五云桥。


四、钟文忠

钟文忠,南田村塆上人,情况不详。据南田村塆上组的钟氏后裔说,文忠公是明代朝廷派往地方的要员。有的说是派往甘肃做巡抚的,有的说是派往甘肃地方做府尹的,有的说是在京都做师爷的。有的说是死在赴任的路上,有的说是死在回家探亲的路上。虽然所有说法均无从查考。可以肯定的是,塆上组钟氏宗祠门口字迹难以辨别的功名柱和栓马石以及位于村口105国道右侧山顶的钟文忠坟墓遗址,其气派、规格都不是一个府尹以下的人可以有的。


五、蒋经国

蒋经国1938年任过赣县县长、1939年至1943年任过赣南第一任行政公署专员。当年与蒋经国接触过的五云人都一致认为蒋经国很“土”,一是说他的样子土气,二是指出自他手的《新赣南家训》很“土”。当然,这里的“土”,是平易近人的意思。蒋经国在赣州任上期间,喜欢不时的到菩提山下的乡绅陈昆球家中长住,在陈家,蒋经国用俄文写完了《社会主义中国建国方略》(文革中红卫兵在抄陈昆球家时将其烧毁了);有时,蒋经国还到菩提山法云寺小住,当年的菩提山顶上,蒋经国授意建了个以五角星形的木亭,取名“望江楼”,并亲笔在望江楼亭柱子上题联一副:“菩萨心肠愿千家万户皆幸福,提携法旨祝男女老少永康祥。”据说,蒋经国曾在菩提山遇过一次险。因为,蒋经国在赣州禁烟、禁娼、禁赌,使赣州的一个土豪一直对蒋经国耿耿于怀。1937年夏天的一天,土豪探得蒋经国将上菩提山避暑。于是土豪买通了几个杀手想在菩提山谋杀蒋经国。杀手摸准了蒋经国住宿的房间,半夜上了菩提山,在窗外举枪对着蒋经国的床狂射一番,然后四散逃离。巧的是,杀手摸上菩提山的前一刻,蒋经国正好肚子里咕噜噜一阵急响。杀手们上石级进往菩提寺院子时,蒋经国正蹲在石级西侧的竹林里拉稀,把杀手们的来去行踪看得一清二楚。枪声过后,随从和僧人们正乱成一锅粥时,蒋经国泰然自若地出现在已经灯火通明的院子里。


(作者 华荣 1369807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