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20 12:39:40编辑:佚名
5月18日,由市商务局、市外办、市侨联和无锡文旅集团联合主办的太湖景·丝路情“一带一路”名家太湖画作展在泰国诗丽吉皇后国家会展中心开幕。在中泰建交50周年之际,通过跨越古今的精品画作和太湖旅游资源的推介,向泰国公众展现无锡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江南风情,为中泰两国文明交流互鉴续写一段动人篇章。
本次展览以“画太湖”为主题,集中展出了40多幅精品画作,通过两大展区生动呈现了太湖艺术的演变历程。其中,“水墨太湖·江南韵”展区展示了顾恺之、倪瓒等无锡籍历代名家的5件高清复刻作品,从元代倪瓒的《容膝斋图》到近现代钱松喦的《太湖胜景图》,让观众沉浸式感受太湖“包孕吴越”的壮阔气象与无锡“江南盛地”的婉约诗意。“当代精品·太湖情”展区展示了由中国著名书画家、《太湖》邮票设计者范扬以及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等当代艺术家创作的《太湖之畔》《太湖佳绝处》等国画和油画作品,以不同风格和视角诠释无锡这座江南水乡的灵秀风韵。
展览现场,泰国民众和来自泰国政商界、文旅界的代表穿梭于一幅幅画作之间,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低声赞叹。泰国前副总理、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功·塔帕朗西在观展后激动地表示:“这些画作太美了,让我深切感受到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尽管我已经去过中国100多次,但还没有到过无锡,希望能有机会现场领略太湖的大美风光。”泰国国家旅游局东亚市场处有关负责人在观展后说:“泰国旅游部门正大力推动中泰两国间的旅游来往,期待今后能举办更多类似的文化交流活动,加大对中国知名旅游景点和历史遗迹的宣传,让更多泰国市民前往观光旅游。”
本次画展设在泰国,既是对中泰两国传统友谊的致敬,更彰显了无锡以艺术为桥梁,打造国际化文旅合作新范式的开放姿态。无锡市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程述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泰国朋友透过水墨画卷,触摸中国江南的温婉灵秀,感受中华文明的包容多元,吸引更多国际友人来无锡走一走、看一看。”
艺术与山水相映,文化与旅游共生。活动现场,无锡文旅集团与泰新城旅贸易有限公司、国泰旅运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通过在旅游推广、客源互送、品牌营销、产业联动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共同开发中泰旅游市场,构建常态化交流合作网络,有力助推“一带一路”沿线文旅产业的共赢发展。
上一篇:跨界创新|探索博物馆教育新形态
长衡会战往事
长衡会战,从1944年5月26日战役开始,至6月18日,日军完成对长沙的合围。
18日,日军4个师团在飞机、重炮支援下,并施放毒气,猛攻长沙,守城的张德能第四军顽强抗击后,因为我薛岳的“天炉战法”失效,国民党部队,粤军和中央军关系失衡。迫不得已,残部向湘乡、永丰撤退,长沙失陷。
之后,日军又乘机南下,进攻方先觉守衡阳的第十军。至7月初,各路日军完成对衡阳的战略合围。
中国军队,迫不得已,在衡阳外围与日军展开争夺战,时进时退,未解衡阳之围。守城的第十军喋血苦战,伤亡惨重。
8月8日,军长方先觉眼看“补剂”未到,含泪下令投降,衡阳失陷。长衡会战历经3个多月,据国民政府军令部统计,国军伤亡9万多人,日军伤亡6.6万多人。
这是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之间震惊世界的一战,也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
去年11月到长沙考查抗日历史,右起:电影《抗日将军张德能》总策划、市政协张振敏,和编剧曾阳漾、制片人梁庭辉
长衡会战要图
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第一、第二十四、第三十、第二十七集团军,及第四军、第十军、第三十七军、第四十四军、第九十九军、暂编第二军,共4个集团军(共15个军)另6个军共约40万人。
在空军(飞机181架)、友邻战区支援下,以一部依托湖北通城东南山区、湖南新墙河南岸、沅江和益阳地区的既设阵地,节节抗击,消耗、迟滞日军;
主力分别控制于浏阳、长沙、衡阳及宁乡等要地,相机歼敌。
制片人梁庭辉与长沙抗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唐智轩先生,深谈长沙大会战内幕和过程。
时间,回到1944年的长沙保卫战,当时薛岳挑起大梁,数次挫败日军,让敌人兵锋止步于长沙城下。然而,此时已经是第四次长沙会战,日军似乎已经搞懂了薛岳的打法,这一次日军志在必得。
在开打之前,薛岳依旧很自信,他派出自己的心腹爱将张德能率领第四军守卫长沙,试图重新复刻之前的“天炉战法”消耗日军。
制片人梁庭辉、编剧曾阳漾和唐智轩先生,在抗日文化研究会门前合影纪念。
张德能将军,为什么会倒在蒋介石的枪口下呢?根据国民党方面的记载:在开战之前,国军内部已经出现问题。比如薛岳虽然能征善战,但也有时候听不进建议,继续“天炉战法”。
蒋介石曾下令:让早做准备提防日军将会再犯长沙,但他认为日军暂时不敢前来;等到日军大量集结后,参谋长赵子立劝说薛岳重心放在衡阳决战,薛岳也没有听从,他坚持要在长沙继续“天炉战法”。
如此一来,还未开打,薛岳就与蒋介石有分歧,而且和参谋长赵子立存在龃龉,这也是当时国军领导层的一个缩影,他们各有所想,意见不统一,所以很多事情便做不好。
张德能的第4军,下辖第59、90和102师三个师,由于第4军是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嫡系部队,所以在人员和武器上都是比较先进的,部队战斗力也比较强悍。
第9战区炮兵部队,还拥有榴弹炮、野战炮等50多门火炮,火力强大。然而,当日军推进到长沙附近时,薛岳却转移到离长沙80公里的朱亭,临走时并没有确定长沙守卫战的最高指挥。
致使第4军军长张德能、炮兵指挥官王若卿、第9战区代参谋长赵子立互不统属,造成多头指挥现象,使部队协调不力,指挥混乱,军队战斗力大打折扣。
长沙麓山忠烈祠
军队在部署上,张德能让第59、102师守卫长沙城区,第90师守卫岳麓山一线;炮兵部队听从王若卿的指挥,把小口径、射程近的火炮部署在长沙城附近协助步兵防守城区,大口径、射程远的火炮,则部署于岳麓山阵地。
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在6月15日晚下达命令,于16日开始总攻。事先专门进行步、炮、空协同作战训练的第34师团,负责进攻岳麓山阵地,压制岳麓山炮兵火力;专门受过城市巷战训练的58师团,则负责攻击长沙城的守军。
由于,战前把主要兵力部署在城区,日军进攻部队又准备充分,第90师以一师之力难以抵挡日军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在飞机掩护下的猛攻。
18日日军攻上岳麓山山顶,控制了第9战区炮兵阵地,致使数十门大炮被遗弃,这些可都是大口径的大炮,火力损失非常惨重。
日本指挥官横山勇。
岳麓山阵地危机时,张德能才意识到岳麓山阵地的重要性,慌忙让59师、102师主力趁夜渡江增援岳麓山,由于抽调命令是夜间下达,部队没有做好动员准备,士兵以为退却,慌忙中不等接防部队到达,就涌向江边。
结果,渡江场面十分混乱,坠入江中淹死的士兵竟然不下千余,士兵很多武器丢失,天亮后日军猛烈袭击渡江部队,场面更加混乱。
失去指挥控制的部队,没有进入新阵地支援岳麓山,纷纷向衡阳方向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