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17 02:53:06编辑:admin
野史秘闻:风骚的潘金莲到底有何诱人之处
金瓶梅的故事,简单说起来,那就是日久生情的关系你们想想,潘金莲一开始是有意武松,可惜受了冷脸后来又碰到西门庆这样的风流子弟,又是有钱,又肯花心思去哄她,人长得也不错,潘金莲便从了西门庆
按说西门庆对潘金莲也算是百依百顺,想要的东西都能给她弄到手而西门庆这样对她,潘金莲自然是不能拒绝她为了讨西门庆欢心,常常是无所不做
络配图
先讲讲西门庆,他家里原本是做药材生意,倒也攒下了不少家当可也扛不住西门庆这样的花费,天天都要跟自己那帮狐朋狗友,吃喝嫖赌,无所不为
不过西门庆倒是有不少找钱的门路,他拿着宋朝官府的钱粮,到民间去放高利贷,从中间去赚取利息这件事原本就是要掉脑袋的勾当,可西门庆仗着朝廷有人,却也不大放在心里
可要说最赚钱的买卖,还不是放高利贷,而是娶老婆娶老婆为什么能是发大财的机会呢?西门庆要找的老婆,那可不是一般人要么有钱的寡妇,好比李瓶儿、孟三儿这两位,那都是自己带着丰厚的嫁妆,跟了西门庆
要么就是当地豪强的女人,好比吴月娘这样的人一娶回来,西门庆就等于在当地有了靠山有了靠山,他就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放高利贷了
络配图
也有妓女、丫鬟这样的人,但那都是西门庆有钱后,起了花花肠子当然,娶得最亏本的,应当就是潘金莲娶过潘金莲后,西门庆就身家不保了,家产被败光了,性命也被潘金莲拿走了
要说西门庆这么一号人,对女人确实花了不少心思按照书中讲的,他最喜欢的,就是女人的小脚也就是常说的三寸金莲潘金莲就是让西门庆见到那双小脚后,就走不动路了
西门庆曾经有一个小脚最漂亮的小妾早夭了,他都藏着那双小脚鞋,哭了好久更令人目瞪口大的是,他居然还拿过潘金莲的小脚鞋,把酒倒在里面,慢慢喝
可别看西门庆这么喜欢小脚,但他几个老婆的小脚,他都不能看
裹小脚的这套东西,大致是从宋朝时候开始要等到女孩子长到六、七岁的时候,家里的大人就会把她的前脚掌硬生生的折断,再裹上裹脚布
这样一来,这些女孩子的脚就都只有六、七岁时的大小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和那些上流阶层们,非常喜欢这种小脚可这些女孩子们呢,因为脚掌受损,一辈子走路都不稳,更干不了什么太重的体力活
络配图
按照当时的说法,裹小脚的女人,小脚是不能给别人看,就连丈夫都不行睡觉的时候,都要穿上小脚
而她们的裹脚布常常是很久才换一次,那种味道绝对可以熏死人可以想象出,当西门庆用潘金莲的小脚鞋盛酒时,真的是真爱了
而在古代,之所以不让女人露出小脚,除了一套很虚伪的说法,恐怕真实的原因是脱下小脚鞋后的小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长衡会战往事
长衡会战,从1944年5月26日战役开始,至6月18日,日军完成对长沙的合围。
18日,日军4个师团在飞机、重炮支援下,并施放毒气,猛攻长沙,守城的张德能第四军顽强抗击后,因为我薛岳的“天炉战法”失效,国民党部队,粤军和中央军关系失衡。迫不得已,残部向湘乡、永丰撤退,长沙失陷。
之后,日军又乘机南下,进攻方先觉守衡阳的第十军。至7月初,各路日军完成对衡阳的战略合围。
中国军队,迫不得已,在衡阳外围与日军展开争夺战,时进时退,未解衡阳之围。守城的第十军喋血苦战,伤亡惨重。
8月8日,军长方先觉眼看“补剂”未到,含泪下令投降,衡阳失陷。长衡会战历经3个多月,据国民政府军令部统计,国军伤亡9万多人,日军伤亡6.6万多人。
这是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之间震惊世界的一战,也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
去年11月到长沙考查抗日历史,右起:电影《抗日将军张德能》总策划、市政协张振敏,和编剧曾阳漾、制片人梁庭辉
长衡会战要图
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第一、第二十四、第三十、第二十七集团军,及第四军、第十军、第三十七军、第四十四军、第九十九军、暂编第二军,共4个集团军(共15个军)另6个军共约40万人。
在空军(飞机181架)、友邻战区支援下,以一部依托湖北通城东南山区、湖南新墙河南岸、沅江和益阳地区的既设阵地,节节抗击,消耗、迟滞日军;
主力分别控制于浏阳、长沙、衡阳及宁乡等要地,相机歼敌。
制片人梁庭辉与长沙抗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唐智轩先生,深谈长沙大会战内幕和过程。
时间,回到1944年的长沙保卫战,当时薛岳挑起大梁,数次挫败日军,让敌人兵锋止步于长沙城下。然而,此时已经是第四次长沙会战,日军似乎已经搞懂了薛岳的打法,这一次日军志在必得。
在开打之前,薛岳依旧很自信,他派出自己的心腹爱将张德能率领第四军守卫长沙,试图重新复刻之前的“天炉战法”消耗日军。
制片人梁庭辉、编剧曾阳漾和唐智轩先生,在抗日文化研究会门前合影纪念。
张德能将军,为什么会倒在蒋介石的枪口下呢?根据国民党方面的记载:在开战之前,国军内部已经出现问题。比如薛岳虽然能征善战,但也有时候听不进建议,继续“天炉战法”。
蒋介石曾下令:让早做准备提防日军将会再犯长沙,但他认为日军暂时不敢前来;等到日军大量集结后,参谋长赵子立劝说薛岳重心放在衡阳决战,薛岳也没有听从,他坚持要在长沙继续“天炉战法”。
如此一来,还未开打,薛岳就与蒋介石有分歧,而且和参谋长赵子立存在龃龉,这也是当时国军领导层的一个缩影,他们各有所想,意见不统一,所以很多事情便做不好。
张德能的第4军,下辖第59、90和102师三个师,由于第4军是第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嫡系部队,所以在人员和武器上都是比较先进的,部队战斗力也比较强悍。
第9战区炮兵部队,还拥有榴弹炮、野战炮等50多门火炮,火力强大。然而,当日军推进到长沙附近时,薛岳却转移到离长沙80公里的朱亭,临走时并没有确定长沙守卫战的最高指挥。
致使第4军军长张德能、炮兵指挥官王若卿、第9战区代参谋长赵子立互不统属,造成多头指挥现象,使部队协调不力,指挥混乱,军队战斗力大打折扣。
长沙麓山忠烈祠
军队在部署上,张德能让第59、102师守卫长沙城区,第90师守卫岳麓山一线;炮兵部队听从王若卿的指挥,把小口径、射程近的火炮部署在长沙城附近协助步兵防守城区,大口径、射程远的火炮,则部署于岳麓山阵地。
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在6月15日晚下达命令,于16日开始总攻。事先专门进行步、炮、空协同作战训练的第34师团,负责进攻岳麓山阵地,压制岳麓山炮兵火力;专门受过城市巷战训练的58师团,则负责攻击长沙城的守军。
由于,战前把主要兵力部署在城区,日军进攻部队又准备充分,第90师以一师之力难以抵挡日军一个师团又一个旅团在飞机掩护下的猛攻。
18日日军攻上岳麓山山顶,控制了第9战区炮兵阵地,致使数十门大炮被遗弃,这些可都是大口径的大炮,火力损失非常惨重。
日本指挥官横山勇。
岳麓山阵地危机时,张德能才意识到岳麓山阵地的重要性,慌忙让59师、102师主力趁夜渡江增援岳麓山,由于抽调命令是夜间下达,部队没有做好动员准备,士兵以为退却,慌忙中不等接防部队到达,就涌向江边。
结果,渡江场面十分混乱,坠入江中淹死的士兵竟然不下千余,士兵很多武器丢失,天亮后日军猛烈袭击渡江部队,场面更加混乱。
失去指挥控制的部队,没有进入新阵地支援岳麓山,纷纷向衡阳方向逃去。